南方日报记者 谢静怡
人物名片
林耀明,85后退役军人。
2007年12月,应征入伍,2012年12月光荣退伍后回到珠海支持家乡经济发展。
2019年,被选为斗门区莲洲镇广丰村后备干部,后于2021年3月当选广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说一万遍,不如办成一件事。”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退伍军人,林耀明时刻铭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以优秀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头等大事来推动。
珠海北部,生态莲洲,是珠三角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乡镇之一。
保护环境的传统,在这里由来已久。为涵养水源,莲洲镇在新世纪初确立“生态立镇”理念,“环保”红线拉起,工业企业停办。劳动力外流无可避免,村集体收入基本依赖土地“发包”。
“如果知道村里情况那么复杂,可能当初真不敢来当这个支书。”5年前,而立之年的林耀明回到莲洲镇广丰村,一肩挑起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职责。
从那一刻起,一场硬仗就等待着他。当听说“村委会入不敷出,欠债达60多万元,连村民的杂工费都掏不出”时,尽管他早有心理预期,但还是犯起了嘀咕:该从何下手?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给出的新命题,也横亘在广丰村口:在呵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发展路子更“广”、村民日子更“丰”盈?
“三记重拳”
“钱袋子”从瘪到鼓
珠海斗门莲洲镇,广佛江珠高速与581县道穿流而过。
广丰村地多,有近700亩水稻田和超3000亩养殖鱼虾塘,是远近闻名的罗氏沼虾养殖村。
鱼虾塘“发包”的租金,是广丰村的“钱袋子”。近些年,村里的养殖规模越做越大,但村民却惊讶地发觉:村集体经济收入反而少了。
上任之初,林耀明也曾一筹莫展。为了保障村民的分红,村子账上欠下60多万元的债务。“村‘两委’甚至电费网费都交不起,矿泉水都得自费购买。”林耀明叹了口气说,“建厕所、保洁也只能靠干部们自己顶上。”
转机出现在2021年,广丰村“两委”迎来换届选举。林耀明等三名退役军人成为新当选的“两委”成员,为班子注入了刚毅和纪律。憋了许久的“干劲儿”喷薄而出,给广丰村带来渴望改变、有能力改变的崭新气象。
“有任务就必须完成,没条件就自己上!”即使困局重重,他们也没有退缩,誓要改变局面。
第一步就“炸开了锅”。
为了摸清家底,林耀明组织人手,重新对全村鱼虾塘进行集中统一丈量。当测绘队员报出“实测面积比账目多近400亩”时,现场“哗声一片”。
“按今天的成交均价来算,光是这增加的面积就能增收超200万元。”林耀明说。
不仅如此,由于竞标流程不完善,当时广丰村鱼虾塘竞标底价为每年800元/亩,成交均价仅为每年1000元/亩。竞拍者在低价拍得鱼虾塘后,再高价转包赚取差价利润,这也正是为何养殖规模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反而没有水涨船高的原因。
于是,林耀明对发包制度打出“三记重拳”:采用“暗标”形式、明确村干部全员不得参与竞投标、每户限投两股土地防垄断。
“开标前的名单,连我都蒙在鼓里。”林耀明说,营造良好的竞争格局,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公平公正的双重保障。
为了让更多人积极参与竞投标,林耀明发动村民联系外地有能力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入驻广丰村。
这一套组合拳很快奏效。2021年,村土地发包成交均价从1000多元/亩涨到5300元/亩,村集体收入达1628万元,增长近6倍。
广丰村的村集体收入之变,折射出“数字乡村”绘就的和美乡村新图景。如今,在广丰村党群服务中心,新安装的电脑数字屏跳动着村集体经济收入数据——连续四年超千万的收入曲线。
“像极了军人挺直的脊梁。”广丰村的村民纷纷点赞。
示范带动
“黑科技”为养殖户撑腰
“钱袋子”鼓起来,广丰村抵御市场风险的韧性也强起来。
去年冬天,广丰村的虾塘都覆盖上了越冬薄膜,看上去白茫茫一片,尤为壮观。
然而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村里许多养殖户的利润大幅下降。无奈弃养,没了收入,村民陷入彷徨。
“怎么过下去?”
怎么结合本村实际,让村民养虾少走弯路?林耀明早早思考,找到了“秘密武器”。
“以前养虾靠经验,现在靠技术。”在塘边,林耀明指着水下一丛丛随波而动的翠绿茜草说。
罗氏沼虾是广丰村的主要养殖品种,这是一类颇为“娇气”的水产,长得好不好,关键看水质。而茜草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它可以吸收虾的排泄物,分解饲料残留元素。
在虾塘里疯长的茜草,形成独特的立体空间。“就像给虾建了摩天楼。”林耀明比划着解释,生性好斗的罗氏虾在草叶间获得独立“领地”,相残率骤降。
近年来,珠海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在莲洲镇等地“茜草—罗氏沼虾”混养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依托这一养殖模式,罗氏沼虾的品质与健康度均有所提升,甚至达到虾身通体接近青褐色的特级品质。
更宏大的变革正在展开。
“我们正在建设罗氏沼虾综合示范基地来推广冬棚、茜草养殖技术。”目前,一期两个示范塘已建设完成。“二期的服务站正在筹备阶段,提供技术指导、饲料供应、统筹供应量、买家对接等服务,一站式解决养殖户的需求。”林耀明说。
“今年我们村就要成立罗氏沼虾合作社,抱团发展。”林耀明打开B2B生鲜平台的合作方案——这正是破解压价困局的利器。到那时,全村的罗氏沼虾将统一定价、统一销售,通过智能化管理、规范化操作,降低成本的同时保障质量,加速销售、减少损耗。“最重要的是带动村民把广丰村的品牌打响。”
从军营战士转型为新时代“兵支书”、产业带头人,转变的是角色与身份,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守护一方幸福美好的责任感。
走在广丰村的鱼塘边上,林耀明的作战地图已指向新战场:广丰村将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将鱼虾塘养殖利润最大化。
这位“兵支书”,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继续书写新农人的“长征”故事。
广东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