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2025年6月,王荣荣站在“最美职工发布仪式”的舞台上,聚光灯下的她想起2020年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颁奖时的场景——她用力掐着自己的大腿确认这不是梦。从一名初中辍学的农村妇女,到聚光灯下的“最美职工”,这位陕西康嫂家政培训讲师的蜕变故事,就藏在一本磨损的笔记本里。
“这是我的‘武功秘籍’。”王荣荣举起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从初入家政行业战战兢兢的新手小白,到客户争抢的“金牌月嫂”,再到如今传道授业的培训讲师,她在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了技能要点、服务细节和教学心得——这也是王荣荣一笔一画刻下的职业尊严。
翻开“秘籍”,你会发现它的起点浸透着生活的苦涩。2015年,丈夫因病离世,留下40多万元债务和一个不满3岁的孩子。为了生存,2018年,王荣荣踏入家政行业。
刚入行的时候,王荣荣也和许多人一样,认为家政不过是“听话照做”,甚至一度不愿意和亲朋好友提及自己的工作。由于年轻,她屡遭质疑。“客户一看我年纪,总觉得没经验。”倔强的她提出“免费试用3天”,随后便用精心配制的营养餐、科学的育儿指导收获了客户的信任,称呼也逐渐从“小王”变成“王姐”,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王老师”。
“只有干得好,客户才会留住你、尊重你。”王荣荣说,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自己刻苦钻研各种家政技能:营养学、小儿推拿、智能家电操作……每当夜深人静,客户已经进入梦乡,她仍在灯下奋笔疾书,将一天下来的心得体会、技术技巧记在本子上。随着笔记越来越多,王荣荣也把自己锤炼成了“六边形战士”,凭借专业和敬业赢得了很多认可。
2020年,厚积薄发的王荣荣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中为陕西省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成为国内首位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的家政服务员。此刻,她更具象地感受到身为“家政人”的炽热价值。
走下领奖台,王荣荣又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转型培训讲师。初次站上讲台,她紧张得手心冒汗,只会照着PPT念,一堂课下来,学员却一头雾水。沮丧过后,她回想自己刚入行的样子,决定去询问学员的需求,再有针对性地练习授课技巧。就这样,王荣荣的授课水平越来越高。
2024年,当得知公司要组织团队赴西藏阿里开展家政技能培训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带领团队来到海拔4500米的阿里,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她浑身浮肿,团队劝她放弃,可她却说“我一定能适应下来”。最终,王荣荣和同事们在当地休整后再次出发,成功完成了20多天的培训课程,为当地牧民传授了专业的保洁和养老护理技能。离别时,学员们自发地为她献上洁白哈达,不停地说着“扎西德勒”。当语言隔阂消融在真挚的感激里时,王荣荣觉得一切都值了。
如今的王荣荣每个月都要开设多期家政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超过8000人,有2000多位“姐妹”进入家政服务行业,其中不少来自山区。经过培训,学员的收入也从2000元跃升至4000-5000元。
紧跟时代的脉搏,王荣荣的笔记本里又添了新篇章:打造家政版“智能接单平台”。这个平台能让家政服务像打车一样便捷,技能等级、客户评价也一目了然。在她看来,这不仅是效率革新,更是行业进步的体现。“就像医生治病、教师育人,我们也在用专业创造价值。”
谈起未来,王荣荣说想先用亲身经历带动家乡更多人一起加入到家政服务行业中来,实现共同富裕。至于更远的愿景里,她乐见高学历人才、智能化技术不断涌入家政行业,刷新它的面貌。
广东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